2015年全球政治经济版图将会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全球的政治强人会越来越站在舞台中央。世界上已经比较难出现第二次冷战,意识形态早已经退居经济竞争、地缘政治利益之后,但是,“凉战”已经成为新形态。目前,全球凉战主要集中在三大“地缘政治火药桶”:中东、俄乌边境、东亚,而地缘政治背后,无一不与经济利益相关。
2015年,这三大火药桶的存在,以及背后的经济动因,决定全球政治强人会越来越硬。
狮子退去的中东
奥巴马原本并非政治强人。但是,身为“跛脚鸭”的他却做了近几届政府最强硬的政策选择:第一,内政上,大力推行全民医保,这是小罗斯福、克林顿两任声望顶天的民主党人都没有完成的事;第二,坚持从中东撤军、军事重心转移到亚太;第三,在民主党中期选举惨败之后,奥巴马大胆推动与古巴恢复外交,在“后院”缓和气氛,同时推动移民政策改革——这几件事都是可能危机政治生命的事,加上奥巴马的制造业回归政策等,将来奥巴马的政绩很可能被重估,这是后话。
奥巴马近期变强硬,从政治上看,是因为其任期逼近尾声,已经跛脚、输无可输;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民主党很可能推出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的杰布-布什竞选下一届总统,无论哪一个都是强硬派。这时候,奥巴马需要为民主党提前赢得民意。
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随着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页岩气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重大支撑力量;因此,美国敢于先后从伊拉克、阿富汗大面积撤军,在叙利亚也只支持了代理人战争,进一步为美国每年节约了上千亿美金的战争支出。
但是,一头狮子从一个领地退出的时候,一群小兽就会重新划分地盘。沙特、土耳其、伊朗、埃及四个中型国家都想在此争霸,沙特本来就是王权加神权,伊朗是神权大于世俗证券,土耳其的埃尔多安素以强硬著称,有弱化军权、强化神权倾向,而埃及在折腾了多年之后再次回到军人政权体制,加上残暴的ISIS和强硬的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突尼斯被推翻的前政党也重新归位……中东在经历了一圈伪民主革命之后,仍然需要强人回来收拾残局。唯独失去了强人的伊拉克、利比亚仍然战乱频仍。
但是2015年,中东已经不再是那个中东,石油变得廉价,让中东经济变得虚弱;美国的退出,让这里的政治力量变得空虚——以至于一个ISIS就让多国如临大敌。如果2015年油价仍然在60美金左右徘徊,成本最高的伊朗首先会深受其害;接下来,外汇储备最多的沙特必须控制福利开支,老国王病重也为此平添变数;有百年宿怨的俄罗斯和土耳其甚至探索合作……这时候,中东的政治强人决不能退场,否则只能产生更大的混乱。
无奈的俄、德强人
2014年,油价不仅冲击了中东的神权、军权,也动摇了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俄罗斯在热战中占得了先机,但是在接下来的石油战争、卢布战争中却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这也导致双方只能诉诸凉战。
欧盟与俄罗斯并无重大的政治矛盾,反倒有比较大的经济利益关系,法国、德国也一直与俄罗斯暗通曲款;特别是作为欧元区核心国的德国与俄罗斯经济关系紧密。在欧洲,政治强人唯有普京、默克尔,也是此前的“私人密友”,但是,北约东扩从巴尔干推进到东欧、再到乌克兰边界,让双方都骑虎难下,充满无奈。受战争冲击,今年的经济增速不但弱于英国,也弱于爱尔兰、西班牙等多个“欧猪国家”。此时,默克尔选择黄油还是枷锁,是一个颇费心思的政治难题;而对欧版QE,德国几乎是唯一的反对者,也是进退维谷。
问题不在德国,而在其它两方:一方面,美国主导的北约不想让经济战争尽早结束,并坚持北约东扩,军事、经济两线进攻;另一方面,普京面对北约东扩,在乌克兰边界距离莫斯科只有400公里的情况下,退缩意味着政治生命的雷区,但是又不得不考虑俄罗斯长期经济战的潜力,如果油价持续低迷,普京手里的经济牌就越来越左支右绌。
这是一场撕裂的战争,无人真正得利。而在战争背后,欧洲、俄罗斯的经济都在0增长边缘浮动,远离战争地带、金融势力强大的英国、美国反倒是经济最好的发达国家。2015年,角力的欧、俄双方会有政治智慧去解决问题吗?如果没有,凉战中的双方经济很大概率上依然会很冷。
但是,美国主导、处于强势、有代理人战争挑头的北约无退缩之意,也容许不了普京退缩,2015年默克尔可以左右逢源吗?
波谲云诡的亚洲强人逐鹿
美国的战略力量东移,受到了中东ISIS、叙利亚战争的牵制,但是,东亚为代表的亚洲地区仍然是强人逐鹿的态势。
中国在2014年内政上大力反腐、严肃军纪,经济上强力推行去杠杆、去产能过剩等结构性改革;对外开展“一路一带”、围绕东海和南海有所作为……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推行,非政治强人所不能为。在2014年破局基础上,2015年,势必需要扎实的强力推进。
2014年日本安倍政府解禁自卫队先发制人的红线,可以说战后最大胆的政治动作, 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经济上,开着飞机撒钱的刺激政策且不说效果,不是政治强人的话很容易在被选举下台,在议会选举获胜后,预计安倍2015年的政治、经济冒险不会停止。
而在朝鲜半岛,金正恩在稳固个人统治之后,一直试图主动联系美国、日本、俄罗斯,希望举行朝美、朝日双边会谈。但是,在多方碰壁后,在2014年下半年的亚运会期间和2015年的元旦讲话中,下定决心要从韩国这里打开缺口,2015年很有可能成为东亚地缘政治的一个变数;另一侧,朴槿惠虽是女性,也是这些年来对日最为强硬的韩国总统了。
除此之外,印度的莫迪也是一个印度少有的政治强人,在政坛党派林立的印度取得了近乎压倒优势的控制权,打破了甘地家族的控制,可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印度历史。
非但这些大国,小国亦然。比如,随着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去世、巴西前总统卢拉光环的消退,两个国家都出现了不少社会混乱,加上油价下跌驱动GDP增速下降,阿根廷、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组成的抗美阵营开始弱势;非洲近年经济发展较好的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则与当地政治强人当道、政治稳定有关。
综上,我们不难看到,在全球三大凉战地区,政治强人林立已成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从各国国内看,当下全球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潜在经济增长率有限,国家内部矛盾多为结构性矛盾,已经没有简单的解法。无论是美国的医保改革,中国的产业升级,日本的老龄化,德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遇到天花板,法国的过度福利,印度的管制经济……改革阻力都非常巨大,很多已经停滞多年,都必须依赖强力的政治力量。这时候,民众呼吁、期待政治强人推动变革。
第二,从国际上看,贸易红利趋于终结,TPP也好、APEC也好、WTO也好价值有限,反倒是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竞争成为主要矛盾。以东亚为例,韩国产业升级后不断逼近日本,其人均GDP2014年预计将接近2.8万美金,而日本约为3.7万美金左右;按照PPP计算二者分别约为3.6万美金、3.4万美金,差距则不足10%!韩国的支柱产业汽车、电子行业也都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二者的竞争是根本利益上的竞争,此消彼长、难以共赢。
内外困境之下,民心思定。2015年,将是强人政治进一步强化的一年,是全球经济面临持续调整的一年。变数在于,凉战突变为热战,或者部分国家出现经济崩盘——比如,受到油价冲击最大的委内瑞拉,党、政内部争执严重的越南,债务危机再次爆发的希腊,以及可能擦枪走火的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