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模式的衰落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立刻到了“人生”巅峰。在20世纪的1990年代至21世纪的00年代,这20年整个世界都是美国的,完全可以称作“美国霸权时代”!在这个由美国主导的时代里,美国说一不二,谁不听话就打谁,想打谁就打谁。这一阶段的美国,有钱,就是那么任性!全世界所有国家几乎都反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人家小布什大笔一挥,飞机大炮坦克轰隆隆就开进了巴格达,萨达姆分分钟就被绞死。有钱,强硬,就这么任性!
可是,在这个世界,太任性往往最终会掉沟里,人是这样,由人组成的国家也是这样。穷兵黩武,不断挥霍的美利坚,终于在2007年有了“精尽”的感觉。那一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1年之后的2008年,次贷危机演化成了全球金融危机。再接下来的数年,这金融危机最终变成了全球性的 经济危机。
美利坚不但有钱,还有本事,不但经济发达、科学技术先进,金融手段更是无国可及。 在美利坚高精尖人才的一系列高超手法和脚法的腾挪变幻下,美利坚的危机好像过去了,危机反倒成了其它国家的。有句话叫“钱聚人散”,美国就正在走这条路。虽然通过QE稀释掉了自己的债务,将危机部分转嫁,但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已大打折扣。不光反美国家对美国不信任,就连美国的盟友对美国的信誉也不信任。譬如,连澳大利亚和日本都和中国搞本币结算,韩国、美国的中东盟友、东盟国家,甚至包括欧盟等国家都排着队准备和中国进行本币结算。事实上,世界抛弃美元的“潘多拉魔盒”已经被美国自己打开了。
对美国来说,这种事在二战后西方内部或亲西方的国家中干得多了,并没什么问题,美国只要稍加调整就能继续牛气哄哄地领导西方世界。可是,当这一切变成美国一家独大,当美国没有了苏联这个敌人,美国的威权主义在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好像费效比正在发生逆转。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由于西方在经济上对苏联阵营具有绝对优势,当苏联在上世纪80年代越来越苟延残喘之时,西方好像成了人类世界发展模式的唯一。后来,日裔美国人弗朗西斯•福山写了一本书叫《历史的终结》。这本被称作当代世界哲学的“巨著”当时轰动世界。福山当时认为,美国的“自由、民主”就是历史的终结,美国模式就是人类的终结模式。结果,最近福山自己出来否定了自己的观点。最终,这本所谓的“巨著”也成了历史笑柄。稍微理性一点就该知道,人类文明史数千年,封建社会不是终极模式,资本主义社会就能是终极模式?显然是不可能的。
无论美国多么有钱,多么任性,美国的好日子终于在其自我消耗的狂欢中逐渐消散。在21世纪的10年代,美国模式、西方模式正在被世界诟病,也正在被新兴国家怀疑甚至抛弃;相反,中国模式在一系列发展和布局后,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但让那些六十多年来不绝于耳的“中国崩溃论”成为历史笑话,更让那些后进国家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和希望。中国,成了后进国家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成了国际社会议论的焦点,并正在成为后进国家的另一个模式选择。
所谓有比较才有选择,如果没有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并不会显得落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也不会受到世界的怀疑。那么,在这种逻辑下,美国只要通过军事、舆论、科技、经济等强权,即可让相关国家认命并最终继续选择美国。可惜,21世纪的今天,有了中国模式,一个让世界多了更好选择的模式。本质上,这才是美国模式真正危机。
中国模式的崛起
什么是中国模式?
要说中国模式,恐怕现在谁都拿不出一个概括性总结,谁都无法用理论去阐释。为什么?因为历史上的任何经济发展学说,都是先有发展,等成体系、系统后,才能总结出模式。在没有案例之前,不可能提前预设一个模式理论。自新中国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剧变式的高速发展之中,从未停下来让人看清楚,也没有人能真正看清楚,更没有人真正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出稳定的、让中国走向强大的模式。道理也很简单,过去60多年,中国在社会制度上就曾出现过连续的颠覆性变化。这种变化,在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对比中尤其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根本没有相应的理论与之相适应,中国的发展也根本不是根据谁谁的理论进行的,是真正的摸着石头过河,新中国头三十年如此,后三十年还是如此。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哪怕将来有了一套成熟的理论总结,那也不能完全呈现中国的崛起过程,而只是一种理论的提炼和总结,仅此而已。
所以,我们这里虽然在说中国模式,却没有具体的模式理论供参考,也没有学术依据供分享。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模式,只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去分析一下期中的奥妙,占豪(微信号:占豪)现在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
对于中国模式,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梳理:
新中国成立头三十年,世界处于东西方的尖锐对立当中。中国当时是一个刚刚从被侵略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是决不能走依附西方的道路。这不仅仅是因为当年蒋介石为了打内战和美国为首的西方签署了一些在经济上极其不公平的协议,导致新中国和西方世界的矛盾不可调和。更根本的原因是,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过去面积很大、人口很多却极其落后国家,一旦中国和美国靠得太近,则中苏必然走向决裂。到那时,整个中国就成了美苏角力得战场,其结果必然会导致中国走向分裂。所以,从战略上说,新中国初期中国和苏联靠近不仅仅是因为中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地缘战略的需要。客观上,当时中国的选择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地缘战略因素,是一种顺其自然地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打了一场翻身仗——抗美援朝。正是这场战争,中国打碎了美苏重新在中国地盘上进行博弈的可能。这一仗,美国看到中国并不好惹,自此蒋介石所谓反攻大陆美国再无可能支持;这一仗,也让苏联看到了中国的能力和价值,这是当年苏联援助中国156个工业项目的谈判基础。
进入1950年代末期,苏联的沙文主义试图再次迫使中国成为其附庸国,无论是要和中国建长波台还是想继续租用旅顺和大连港,都是中国所不能允许的。再加上1956年赫鲁晓夫彻底否定斯大林,已使得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发生了根本性分歧。中国正式在那个时候在毛伟人的领导下和苏联逐渐分道扬镳的。
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走向了沙文主义试图借中国搞对抗和扩张(高岗、饶漱石、彭德华那个时候被打倒,都是因为和苏联靠得太近,失去了独立自主的根本,在路线问题上和毛伟人及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生了分歧)。为了摆脱苏联的控制,中国搞了大跃进(由于部分地区执行得过于激进酿成了一些灾难,特别是在河南主政的吴芝圃,带头搞起浮夸风,河南信阳因此饿死不少人,吴芝圃在文革后被打倒,1979年被平反)。大跃进结束后又搞大三线建设。在1960年代又搞出两弹一星······
中国在新中国头三十年搞计划经济是对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当时是社会主义国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当时资源匮乏,只有通过计划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保证更多的人能活得好的情况下还能扩大生产。以毛伟人为首的第一代中国领导人深知工业化对现代国家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工业化,中国必然被动挨打。清朝中国经济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由于是农业经济,面对工业经济不堪一击。新中国时,中国已经极其贫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速工业化,中国就不可能有未来,不久必然再次沦为大国的殖民地或被分裂。根据当时中国农业人口多的情况,中国政府通过农业补贴工业的“剪刀差”方式大力发展工业,才使得中国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基础工业化。这,在世界经济历史上的一个不小的奇迹。
总体上,中国经济头三十年是发展中国经济的骨架,那个时候中国人穷但志不短,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情况下,愣是打下了坚实的中国工农业基础,还基本完成了扫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又借助国际形势的变化,利用美苏对抗中美国处于劣势并陷于越战的时候,在1969年主动和苏联撕破脸(主动打响珍宝岛战役,并从苏联手里夺下来了这个岛屿。过去,中国都是丢领土,如今从超级大国苏联手里能夺回领土,真的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促使美国看到中国和苏联彻底分道扬镳的信号,才缓和了中美关系。在中美关系缓和的背景下,才创造出了改革开放的契机。1972年,尼克松访华拜见毛泽东,确立了中美关系彻底缓和,也为1979年中美建交及1980年代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国际大环境基础。
中国有了前面三十年的工农业基础,有了完成扫盲的群众,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逐渐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对接。改革开放历经二十来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过去50来年积累下的工业基础爆发,中国仅仅用了十来年时间就成了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和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发展奇迹。之所以有这样的奇迹,根本原因是原来基础打得好,中国在现代又抓住了历史发展机遇。
习总在此时提出两个三十年互不否定,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走过弯路,虽然付出过代价,中国的制度改革虽然变化巨大,但中国经济发展在前后三十年却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却是从未停止的。未来,我们也要在前人发展的基础上,继续继往开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战略和发展的眼光去看这个问题,任何对前后三十年进行否定的行为,都是拎不清或别有用心。
中国模式为何能成美国模式的终结者?
前段时间占豪微信发表了一篇中国在制度上已经开始领先西方的文章,结果有的人认为这是吹牛,占豪给了预估,即:十年后,占豪这篇文章的观点,必然会成为国际主流看法。不信,我们走着瞧。
那么,为什么中国现在的制度模式会成为美国模式的终结者呢?
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当今世界,面临巨大的发展问题,即新的经济增长点问题。上世纪90年代,美国用高科技解决了这个问题;20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21世纪10年代的今天,一方面中国经济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增长,特别是对资源的需求虽大但增长空间已没那么大;另一方面,由于今天世界经济的总规模过于庞大,任何一种新经济好像都无法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这种矛盾,不仅仅是发达经济体与欠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矛盾,还是发达国家内部的矛盾,更是经济增长空间与现有国际利益集团的矛盾,这个问题不解决,世界经济难以真正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现在情况看,只能是对新兴市场和欠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投资落后国家的基础建设,让这些国家的经济循环与相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连接起来,带动这些欠发达经济体发展,然后形成新的发展动力。这就像中国改革开放后和西方发达经济体对接,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一个道理。
但是,问题在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早已将中低端的工业转移到了境外,国内都是高端经济+资本市场的游戏,他们要对欠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做这些投资,投入产出比会很不划算,而且竞争力也不够强。特别是对于已经玩惯了虚拟经济的高杠杆、高利润的西方资本家来说,这种“泥瓦匠”的钢筋混泥土的脏活累活他们也不愿意干。西方政府都是西方民主模式下的小政府,政府基本不掌握太多资源,又无法调动起资本家的投资积极性,结果西方国家就只能通过危机转嫁来解决自身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本质是,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明抢,抢回来补自己的窟窿。但问题在于,落后国家也要生存,于是这种在发展上存在的本质矛盾就产生了。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中国这样一个国家,由于西方国家掌握着太多经济资源,面对西方列强,诸位落后小国只有被打劫的份,那么这个世界就继续这么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下去。问题在于,中国这个庞然大物经过六十多年的积累、发展,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工业和国防能力。相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国既有钱又有性价比极好的工业能力,而且还愿意给这些落后国家提供帮助。
相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忽悠耍嘴皮子,中国见面就问:嘿!兄弟,修路吗?盖楼吗?缺钱吗?哥我这都有啊,闲着也是闲着,要不要给你点贷款,然后你再请我们的工程队给你修路造点业绩?那些穷兄弟们刚开始还是很担心的,就会问:土豪哥哥有什么条件啊?您是不是会给我戴上个紧箍咒?中国方面就会说:你家有油吗?有煤吗?有矿吗?有地吗?拿点这些东西抵押一下就行,我们就把钱给你,把路、桥、房子给你修好。还钱也不着急,我们派几个工程队挖你点资源慢慢抵就成了。
这种好事哪找去?于是,我们看到中非合作论坛有了、中国东盟10+1有了、中拉论坛有了······相比中国如此低成本地输出资本和工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这些事都干不了。干不了怎么办?面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打又打不得,封锁也封锁不得,所以就只能底下使绊子或者在中国旁边煽风点火裹乱。
但与美国揶揄中国搭美国“便车”不同,中国却说:欢迎大家搭便车、搭快车,哥们从来不吃独食,欢迎大家一起发财。于是,包括很多美国的盟友,面对中国的“大家一起发财”都跑来了,甚至连一直要遏制中国的日本都不愿意和美国签署遏制中国的TPP。
中国为什么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这方面干得好呢?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不但人口多、工业生产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这些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里。相比西方政府根本指挥不动资本家,中国政府一招呼,各大国旗就呼啦一下跟上来干了。所以,本质上,中国总理推销中国高铁、铁路,是在给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政府的经济单位做推销,而美国推销点东西则是给资本家推销。中国可以调动国家资源,为国家战略利益服务,为全民利益服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无法调动这样的资源为国家战略利益服务,为全面利益服务。中国与西方的这些本质区别,决定了中国模式更加适合当今世界。
上述是在国际层面观察问题,如果我们将视角转入国内,也有本质不同。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最终确立了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的深化市场经济的体质改革,这种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由中共中央和政府统筹制定规则,完全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既有规则又自由的大市场。这种大市场,政府将逐渐退出对市场竞争的干扰,完全变成监管者和规则制定者。至于企业,将会是社会性企业,将是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的社会性企业。到那时,国家只控制国有资本,然后引导包括国有资本、私有资本、集体资本和境外资本,共同进行投资、发展。如此一来,以中国国家为平台的资本合作共赢的经济模式就成型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所有制资本都依法进行市场投资,依法经营企业,如此自然会吸引更多资本进入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或通过中国这个平台进行投资。
中国进行这样的改革,首先政府必须摈弃私欲,放很多过去政府控制的权力给市场,然后在逐渐退出市场的同时,将市场交给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这种做法,在一般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完成,但在中国即将成为现实。西方国家虽然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但关键是游戏规则也由资本定,这样的市场相对来说国家的利益有时候就不能绝对保证了。
在西方,之所以不可能进行这样的改革,原因是由于西方的资本主要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国家的国有资本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资本怎么混都是私有制。西方政府哪里敢从资本手里分钱呢?如此一来,分化在各个资本家手中的私有资本,往往各有打算,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资本利益,并不会特别关心国家或人民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西方资本就很难在国家层面将资本拧成一股绳。相比西方,中国则不同,中国进行这样的改革后,随着中国不断融入更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并不断将这些资本拧成一股绳,如此自然会体现在国际竞争力方面。
世界上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发展模式或发展路线的竞争。当年,中国清朝就是因为经济模式远远落后于西方,所以才在经济体比相关国家规模大的情况下一败涂地。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在模式上逐渐超过西方,用不了30年,这种模式就会成为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又爱又恨又怕又想的根本原因。但是,就现阶段,也只有中国能这么干,其他国家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这一切,都是历史一步步铸就的,是中国的国运。